近几年来,敢问最火的社交平台是什么?什么平台又引起了小到餐厅、美发店,大到国航、电信、保险等行业的垂青?而基于这类平台的营销方式又引起了人们怎样的讨论?其魅力到底在何处?且先看一组数据。据资料显示,诺基亚在新浪微博首页推出N8手机“微博发布会”,7小时内即收到微博评论、转发89034条,诺基亚新浪微博首页关心人数到达49277人;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周鸿祎通过微博向公众披露360与金山的恩怨和杀毒行业互相攻击的黑幕,让金山软件2天内在港股暴跌达到13.88%,创下52周来新低,一天之内蒸发逾6亿港元市值;截止2011年年底,戴尔通过微博(国外称Twitter)在全球已经直接创造了近700万美元的营业额……
“7小时,49277人”、“1天,6亿港元”、“700万美元”,这些活生生的数据实例,让人见识到了微博的“威慑力”。微博的火爆,推进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的产生——微博营销,尔后,微信营销等其他微平台的营销也逐步步入人们的视线。去年年底,新浪公布其微博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腾讯、搜狐、网易的微博用户数也逐渐上涨;腾讯官方宣称其微信用户两年内突破了3亿……在这种背景下,不少企业争先恐后加入这些平台,打造自身企业的微营销渠道。在《品牌红木》杂志2013年3月刊上,曾刊登过红木家具行业也应掀起“微”革命,把微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相结合。如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现身微平台,注册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方式,借助这些平台与“粉丝”进行在线交流,发起投票,开展“微活动”,对企业行为进行“微直播”等等。
对于这种营销渠道,有人说反响不错,有人说效果不行,有人寄予厚望,有人嗤之以鼻……到底该如何利用这类平台并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想必也应该首先分析其特点,每种营销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作为企业掌握如何“营”在微平台,才能“赢”在微平台。微营销可以创造出神话,但是也绝对不可以把它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