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起,东阳结合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将红木家具企业纳入整治范围,数百家企业关停淘汰,上千家企业停产整治,占全国四分之一销量的东阳红木家具产能大量缩减。富民产业的“壮士断腕”,既是中央环保督查的重要内容,更是东阳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今天,聚焦在了东阳这场“声势浩大”的木雕红木家具行业环保整治上,为东阳以破立新、以整改促集聚,践行绿色发展的行为点赞!
“中国木雕数浙江,浙江木雕看东阳。”已有千年历史的东阳木雕,不仅是当地的一张“金名片”,更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红木家具产业。据统计,东阳有红木家具企业2000余家,年产值超200亿元,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被称为“富民”产业。
然而,这个“富民”产业正在经历阵痛。自去年8月起,东阳结合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将红木家具企业纳入整治范围,数百家企业关停淘汰,上千家企业停产整治,占全国四分之一销量的东阳红木家具产能大量缩减。
为何要对“富民”产业下重手?
“开展红木企业环保整治,既是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的重要内容,更是东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东阳市委主要负责人说,随着红木家具行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低小散”、环境污染、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产业转型发展的瓶颈,“‘富民’产业要的是整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决不能局限于眼前利益,更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从产业做大做强出发,主动加压,在中央环保督察要求整治红木企业废气问题的基础上,对该行业的废气、粉尘、废水进行全面整治。”
剑指环境污染
“这个行业早就该管管了。”东阳横店的胡建明是一位红木家具老师傅,因身体原因提前“退休”,对这个干了近40年的行业,他的内心是又爱又恨。
红木家具企业产生的污染,是胡建明最无法忍受的。红木家具在木材切割、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木屑和粉尘,在喷漆过程中会产生空气污染,而很多红木家具及配套加工企业都散布在农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给附近几个村的生态和村民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据统计,东阳市环保局每年受理红木家具行业环境的信访和投诉就多达数百起,其中主要涉及废气、粉尘等问题。
“这些‘低小散’红木家具企业牺牲了生态环境和百姓安全等切身利益,扰乱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东阳市木雕红木办主任傅为民说,近年来,红木家具市场需求扩大,新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低小散”泛滥,甚至出现了不少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行为。
召开全市工作推进会
环境不堪重负,企业效益低下,红木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今年3月以来,东阳以环保整治为突破口进行专项整治,在“破”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企业的规模、效益等因素分类施策,对于规上和拟培育(承诺)上规的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指导;对于“四无”企业,坚决依法关停;对于中间层面的企业,限期整改,鼓励兼并重组、扶持做优做强。
截至7月初,东阳累计关停淘汰红木家具企业802家,停产整治1017家,同时有364家企业完成废气等设备安装,并陆续完成环保验收。
践行绿色发展
这几个月,环保整治“重拳”不断,但东阳双洋红木董事长王海洋并没有感觉到很大压力。他先后投入200多万元购买环保设备和进行技术改造。
走进双洋红木打磨车间,一根根管道架在木工设备之上,将打磨时产生的粉尘一一吸入。王海洋说,以前打磨车间内全是飞扬的木屑,窗户上落满粉尘。“自从装了除尘设备,环境彻底改变,连地面上也少有木屑掉落。”王海洋带着记者一一参观加工车间,而在以前,工人都不想在车间里灰头土脸地多待一会。
让王海洋没想到的是,随着中央除尘装置、油漆废气处理装置等设备的安置,红木家具原来的生产流程进行了改造,机器设备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得到了不小提升,竟还腾出了新的发展空间。
按要求安装的环保设施
“破旧才能立新。”目前,东阳已涌现出许多环保整治标杆企业,政府多次组织红木家具企业到样板企业参观学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整改促集聚
整改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东阳市委、市政府坚持破立并举、堵疏结合,在做好环保整治的同时,也引导更多的红木家具企业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东阳以政府有形之手紧握市场无形之手,还专门建立了一个木雕红木产业专项扶持资金,重点鼓励东阳红木家具企业小升规、整合重组和做强做大。
截至目前,东阳共对169家红木家具企业给予奖励资金,合计3679.9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