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红木家具新国标的出台,人们逐渐感觉到,一向被认为“深不可测”的红木家具正在向一种回归现实生活和理性消费的方向迈进。加之中国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再次欣赏和认可,红木家具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当一些人正忙于辨别材质真伪、工艺优劣与收藏价值高低时,一个朴实的问题被80、90后新兴消费群体所关注并展开热议——红木家具到底应该“被收藏”还是“被使用”?
1、红木家具可以走“平民路线”
红木家具是传统文化中不能被忽略的重要部分,它的传世一方面让后人看到古人在文化与手工艺结合上的功力,另一方面也考验着现代人在传统文化上的传承能力。然而,这个被披上“传统文化”外衣的家具种类,在现代社会中到底应该坚持古色古香走“小众”路线,还是发挥创新精神向“平民”路线进军,备受争议。传统是必须继承的,但继承传统并不等于就要因循守旧,只要创新部分拿捏到位,红木家具可以通过现代人的创新完成“再发展”,让更多人欣赏到它的美。
作为一件家具,款式、做工和价格的问题都可暂时抛至脑后,而是否防伪保真、环保与售后服务的问题才应该成为最受重视的环节。这些虽多属于隐形问题,可一旦出现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家具的使用性和消费者的心情。因此,绝不能马虎。
红木消费还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红木家具市场信息不对等的现象严重,目前国内消费者在红木家具消费上仍处于弱势地位,而这个看似“神秘”的市场也正在遭受接连不断的质疑。如果想解决这一矛盾,商家最好尽可能详细、准确地告诉消费者所有产品的真实信息,并将利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只有保持这种平等的买卖关系,才能令市场得到良性发展。
2、当代红木家具为后代留下回忆
东阳红木家具厂认为,榫卯结构、比例的对称、靠背的角度、细节的表达以及富有寓意的雕刻,都是古典中式家具留给我们的财富。这些东西不但具有文化感与观赏性,还间接地向现代人讲述着古人的喜好、生活环境与居住状态。
当代人也在不停歇地制作红木家具,但值得思考的是,被制造出来的这些“当代版红木家具”是否也能像古典家具那样,字里行间表述着我们衣食住行的信息,令后人在看到这些家具时,也能抽丝剥茧从中看出21世纪的生活方式与群体喜好。东阳红木家具厂认为,在保留经典元素的同时,当代红木家具也能具有独一无二,又可被后人传承的时代符号。因此除了尺寸与雕花的改良外,红木厂家也应在形神的创新上更加用心。